《大话脑成像》系列之一:浅谈功能脑网络
在最近的一期fMRI培训中,我听到这样一段对话:
甲:我已经构建了脑网络,已经做了统计,也用BrainNet做了可视化。
乙:那你为啥还要参加基础班啊?(小小地惊讶。。)
甲:额,我不太懂fMRI成像原理,没做过fMRI数据的预处理。
乙:啊,好奇怪啊,不懂fMRI还把功能脑网络构建出来了。。
听到这里,初学者可能有一些疑惑了,这家伙甚至没做过fMRI数据的预处理,竟然已经开始做脑网络了。我也有些好奇了,于是乎,我也掺和进来:“那你是用什么数据构建的脑网络呢?”
甲:别人给了我一些脑区的信号序列。
额,好吧。到这里,大家可能已经明白了,构建一个功能脑网络,甚至不需要我们懂fMRI!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?
首先,甲学员从他人那里获取了每个脑区的信号序列。其次,计算任意两个信号序列间的相关(皮尔逊相关)。这样,把脑区视为节点,相关值视为边,功能网络就构建好啦!
参考一下图片(请无视画风 ^_^; ),红色脑区的信号序列(均值)和蓝色脑区的信号序列(均值)做一下相关,就是红区和蓝区间的FC值,也就是红蓝脑区间的连边值。
这样,包含两个节点(红色脑区和蓝色脑区)和一个连边的最小“脑网络”已经构建好了。当我们把任意两个脑区信号序列的相关计算出来后,一个完整的脑网络就计算好了!
(这张图片是不是“正式”了很多!^_^; )
这个时候,乙学员插话道:“那么,我们一开始怎样提取这些脑区的信号呢?” 正欲讨论,远处传来呼叫声:“孔乙己,你的MATLAB怎么又崩溃了!” 大家的目光便都投向门口的孔乙己,培训班充满了快活的空气。